您的位置 首页 佛医

绿化大地与心灵环保

在佛教经典之中,将所有的生命分成两类:一是有情,二是无情。有情的生命是指动物世界;无情的生命包括植物和矿物。无论是动物世界、植物世界、矿物世界,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。身体无法离开大环境,大环境便是身体的一部分,如果没有大环境,我们的身体就无法存在,而生存的环境,就包括了动物世界、植物世界、矿物世界。

绿化大地与心灵环保

但目前世间的动物世界,究竟如何?许多珍稀的野生动物,由于自然环境被人类文明破坏,已逐渐减少乃至灭种了。由于溪流、水塘、池沼、湖泊受到人为的污染,水鸟种类及鱼虾也已慢慢减少了。


环保工作要从心灵做起,所谓心灵环保,就是打内心起彻底做环保,不只是呼吁大家少用点纸和水,多种几棵树,还要从每个人的观念、信仰、习惯改变起。


佛法讲因果,讲福报。所谓“因果”,是指我们所作所为与将来所得到的结果有关。也许是我们这一生,也许是来生,也许是后代子孙,总会受到果报。


佛法要我们少欲知足,知足则常乐。物质的贪求是没有止境的,已经有了的,希望多一点,多了又希望更多。佛经对欲望的可怕,有一比喻,就像是口渴的人喝盐水一样,越喝越渴,越渴越喝,最后死路一条。物质生活不能没有,但要适可而止。


再从佛教信仰来看,我们要为来生的罪福着想,不仅要珍惜现有的福报,同时要为来生,培植更多的福报。人类在世间,就像是同一个鱼缸里的一群鱼,生存的环境是相同的,因此,人间净土的推动,要从人品质的提升开始做起,要知足,惜福、培福,少浪费、多付出、多奉献。


编辑:照霖

播音: 静静


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国际新闻报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