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佛医

《佛陀医案》——比丘治汉地王子眼疾案

      复次,治身心病,唯有佛语。是故,应勤听于说法。我昔曾闻:汉地王子眼中生瞙,遍覆其目,遂至闇冥无所睹见,种种疗治不能瘳除。时竺叉尸罗国有诸商估来诣汉土,时汉国王问估客言:“我子患目,尔等远来颇能治不?”估客答言:“外国有一比丘名曰瞿沙,唯彼能治。”时王闻已,即大资严,便送其子向竺叉尸罗国。到彼国已,至尊者瞿沙所,而作是言:“吾从远方故来疗目,唯愿哀愍,为我治眼。”尔时尊者许为治眼,多作铜盏赋与大众。语诸人言:“闻我说法有流泪者,置此碗中。”因即为说《十二缘经》。众会闻已,啼泣流泪,以碗承取,聚集众泪向王子所。尊者瞿沙即取众泪置右掌中,而说偈言:

我今已宣说,甚深十二缘。

能除无明闇,闻者皆流泪。

此语若实者,当集众人泪。

人天夜叉中,诸水所不及。

以洗王子眼,离障得明净。

寻即以泪洗,肤翳得消除。

      尔时尊者瞿沙,以泪洗王子眼,得明净已。为欲增长大众信心,而说偈言:

佛法极真实,能速除翳障。

此泪亦能除,如日消冰雪。

      是诸大众见是事已,合掌恭敬,倍生信心。得未曾有身毛惊竖,即说偈言:

汝所作希有,犹如现神足。

医药所不疗,泪洗能除患。

      时诸比丘,闻法情感,悲泣雨泪。尊者瞿沙告诸众会:“虽为是事此不为难,如来往昔亿千劫中修行苦行,以是功德集此十二因缘法药,能令闻者悲感垂泪,婆须之龙吐大恶毒、夜叉恶鬼遍满舍宅、吉毘坻陀罗根本厌道,此泪悉能消灭无遗。是乃为难,况斯翳障。犹如蚊翅而除灭之,何足为难!设大云雾,幽闇晦冥,恶风暴雨,此泪亦能消灭。是时狂醉,象军及以步兵铠仗自严,以泪洒之军阵退散。一切种智所修集法,其谁闻者而不雨泪。然以此泪能禳灾患,唯除宿业。”彼时王子既得眼已,欢喜踊跃。又闻说法厌患生死,得须陀洹果生希有想,即说偈言:

谁得闻佛法,而不生欢喜。

我已深敬信,至心听说法。

耳闻希有事,目患亦消除。

慧眼与肉眼,俱悉得清净。

治眼中最上,无过于大仙。

我今稽首礼,众医中最胜。

以一智宝药,开我二眼净。

世间有心人,谁不敬信者。

若设有少智,云何不生信。

释迦牟尼尊,众生之慈父。

言说甚美妙,柔和可爱乐。

济拔事已竟,得达于彼岸。

意根法微细,作意当解了。

乃至边地人,亦能得开悟。

      (选自《大庄严论经》第八卷,马鸣菩萨造,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)

      【释要】这是一则由马鸣菩萨记述下来的佛医名案,始见于《大庄严论经》。本经为马鸣(梵文 Aśvaghosa)菩萨所造,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。马鸣为中天竺国人,禅宗尊为天竺第十二祖,与迦腻色迦王同时代,约为公元一世纪的人(相当于中国的东汉中期)。他是位佛教诗人和哲学家,《佛所行赞》是他最重要的梵文诗歌作品。他可以说是古典时期梵语文学的先驱,开优美文学的先河,在梵语文学史上留下不朽的盛名。马鸣是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城人,出身婆罗门家族,博学又善辩。曾与印度长老胁尊者对论,深受折服,于是皈投尊者座下,为其弟子。出家后的马鸣,深研佛法,博通三藏,到处弘法化众,极受国王器重。此外,他也感化了月氏国王迦腻色迦,带领臣民皈依向佛。鸠摩罗什为十六国后秦(东晋后期)的著名译经大师,他翻译的不少佛学经典至今仍被广泛推崇。

本案讲述的是西汉时期的一位王子,不远千里前往竺叉尸罗国向名医瞿沙求治眼科疾病的故事。西汉高祖十二年(公元前195年),刘邦共封刘姓十一人为诸侯王。其中:刘长为淮南王、刘建为燕王、刘如意为赵王、对恢为梁王、刘友为淮阳王、刘恒为代王、刘襣为吴王等。根据史料记载,高祖昆弟子孙为王者凡二十国。此外异姓王有7人:楚王韩信、梁王彭越、淮南王英布、赵王张耳、燕王臧荼、长沙王吴芮、韩王信。在异姓王被消灭之后,同姓王还继续沿袭了100多年,最长的达186年。因此,佛经中所说的汉地王子,当为文、景两帝期间发生的事,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60年~前200年。

      金针拨内障是佛医眼科的重要治疗方法,在佛教经籍中着墨颇多。但本案之“眼中生膜”则另辟蹊径,采用佛门信众充满虔诚和慈爱的泪水来清洗眼睛,使汉地王子重见了光明。从本则病案可以看出,其主要病因为旧业所致,只有在破障、消业之后,才能使病原得以消除。因此,瞿沙不愧为一代名医,他借众居士之法力,治愈了众多医家无从入手的疑难眼疾,使汉地王子重见了天日。本案虽然没有提到用药之事,但在以听法集泪来清洗眼睛的同时,按照惯例应当还配合了局部的药物治疗。


编辑:圣智

播音:静雯

排版:冬霞
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国际新闻报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