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一生就像爬山一样,我们本来可以轻松一点,爬上山的顶端去欣赏那如画的风景,但是由于我们身上背负了太重的包袱,考虑的太多,想知道了解的太多,带着无休止的索求上路,不但爬得越来越累,甚至忽略了沿途许多的美景,只留得一身的疲惫。所以,在生活中,我们太累,也许是因为我们身上的包袱太重,知道的太多,想得太多。
从前在杞国,有一个人胆量非常小,而且有点神经兮兮,他常会想到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,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。有一天,他吃过晚饭以后,拿了一把大蒲扇,坐在门前乘凉,并且自言自语说:“假如有一天,天塌了下来,那该怎么办呢?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,而将活活地被压死,这不就太冤枉了吗?”从此以后,他几乎每天都为这个问题发愁、烦恼。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,脸色憔悴,都很替他担心,但是,当大家知道原因后,都跑来劝他说:“老兄啊!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?天怎么会塌下来呢?再说即使真的塌下来,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。想开点吧!”可是,无论人家怎么说,他都不相信,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。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,引申出“杞人忧天”这个成语。
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,不要想得太多,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,不要为一些无关紧要的无聊的事情而担忧,做的简单一点,想的现实一点,不然我们会很累。正所谓:“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”天下的烦心事,其实都是人们自己想得太多、知道的太多造成的。人们吃饱了,喝足了,总要在一些方面比个高下、善恶、是非、美丑,人们知道的越多,比的方面也就越多,烦恼也就越大。一个淳朴、自然的孩童,涉世未深,知道的还不多,一只蚂蚁、一次游戏、一次赞扬……就这些简单的东西,就能让他高兴一整天。人到了成年以后,知道的多了,做事考虑的多了,事情就会变得很复杂,干什么时总想得到什么,总要殚精竭虑地去思考,患得患失,搞得心神不宁的,身心俱疲。
佛曰:“相由心生,相由心灭。君子事来而心实现,事去而心随空。”
有了这种万事随缘的豁达心态,不为自己的名利打主意,不计较个人的得失,返朴归真,简简单单,让心灵变得纯朴、自然、厚道,那么烦恼何来?
所以,我们太累,烦恼太多,是因为知道得太多了。当我们累的时候,何不忘记扰心的杂念和私欲,卸掉虚伪的外衣和面具,让心灵
编辑:法雨
播音:照静
排版:李华